以技術服務為紐帶 鑄就飼料事業長青基石——訪正大甘肅區隴東生豬產業三卡服務團隊
在競爭白熱化的養殖行業,飼料企業的角逐已從單一的產品品質比拼,升級為全產業鏈服務能力的較量。正大甘肅區隴東三卡服務團隊,這支由張軍虎、李富陸、王振仟、張天鸝、田小鋒、郭海發、白常鑫、汪肖峰、楊虎、楊浩、冉勇、劉小同、楊繼文、徐想玉、焦樂樂、張海軍、張啟貴、何祺隆18位資深技術專家組成的精銳之師,始終秉持“扎根一線、服務為本”的理念,以專業的技術實力和創新的服務模式,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他們通過優化養殖方案、提升運營效率,切實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不僅搭建起企業與養殖戶之間的信任橋梁,更以卓越的服務品質鑄就了正大飼料在甘肅市場的金字招牌,為區域業務持續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
▲正大甘肅區隴東生豬產業三卡服務團隊。
“我們的手機相冊里沒有自拍,全是豬只的‘體檢報告’。”一位駐場技術員笑著打開工作備忘錄,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豬群的“生活檔案”:豬群的采食量、生長速度、健康狀況……這些關鍵細節指標構建起的數據庫成為他們日常工作最有力的工具。這支平均年齡30歲的團隊,像照顧新生兒般日夜呵護著近1萬頭母豬的“生活起居”。
從日間的常規巡查到夕會的復盤總結,從深夜的產房接生協助到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24小時響應制已深深融入隴東三卡團隊的工作血脈,成為每一位成員始終堅守、從不懈怠的工作準則。他們不僅要進行每日4次的巡欄,密切觀察豬只行為,建立專業完善的生長“臺賬”,提前洞察疾病風險;還要制定細致周密的工作計劃,并根據各農場實際情況,實時調整優化方案,力求服務精益求精。一天中最為關鍵且核心的任務當屬嚴格遵循標準化的生物安全防控流程,對人員、車輛、物品實施全方位管理,將各項防控措施精準無誤、細致入微地落到實處。
團隊服務的17個客戶養殖場全年無疫病發生,無疑是對他們辛勤付出的最大慰藉,也是給予他們最實在的回報。正如一位駐場技術員所說:“雖工作服總是浸透了豬場特有的氣味,但看到客戶的豬群健康指標提升,一切都值了。”
“以前給小豬斷奶就像拆彈,稍有不慎就全軍覆沒。”客戶老趙至今記得那個徹底改變現狀的時刻。當時他的豬場斷奶合格率跌至90%以下,隴東三卡服務團隊盡銳出戰。深入研究后發現,斷奶仔豬適應性差是導致這一問題的關鍵因素。為此,團隊對寄養流程進行了優化,引入了“漸進式批量化斷奶法”,并強化了營養支持措施。不久后,老趙場里的斷奶合格率提升至97%。這一技術突破不僅提升了養豬效率,也為行業提供了成功范例。
隴東三卡服務團隊由18位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專業人員組成,涵蓋動物科學、動物營養、獸醫等多個領域。他們不僅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平均司齡6年,能夠為客戶提供從飼料配方優化、疫病防控到養殖管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去年,團隊研究將后備母豬誘情計劃從每日一次改為兩次,精確管理發情周期,記錄并標記發情的豬只,確保在給后備豬加注激素之前有一次明確的發情記錄。通過這種方式,團隊能夠準確掌握激素處理和配種時機,從而將后備母豬的發情率提升至93%。而且對比發現,正大法系精液讓母豬受胎率大幅提升至95%以上,比場內自養公豬精液提升4%,有效減少了非生產天數,提升了豬場整體生產效益。
這些顯著提升的成績,不僅讓整個團隊士氣大振、備受鼓舞,更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和贊譽,他們與公司之間的合作關系也變得愈發緊密、穩固。
客戶老楊經營的豬場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其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PSY)僅為24.5頭,與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存在顯著差距。這一明顯的短板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他,對團隊而言,攻克這一難題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的任務。
為此,團隊迅速響應,凝聚全員的智慧與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這場攻堅戰。他們創新開發出“場對場幫扶”的服務模型和“一企一策”的解決方案,通過“四步改造計劃”徹底蛻變:第一安全再造,重構生物安全流程,優化三級洗消動線,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第二流程重塑,制定統一生產流程,改變不合理操作,從觀念到實踐全面革新;第三精準幫扶,遴選出技術骨干中的前三強,每人認領一個場,實施一對一幫扶改造;第四實驗對比,進行產健仔和成活率實驗對比,以數據贏得客戶認可。
6個月后,老楊豬場的PSY提升到26.5頭,每頭母豬年收益增加了1000元。他感慨到:“這些數據有力的說明了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把場子交給正大我放心!”
每周一晚八點到九點,豬場的會議室總亮著燈,團隊主管張軍虎正通過幻燈片講述著飼養管理、豬舍環境控制、疫病防控、設備設施使用與維護、生物安全防控等知識要點,十幾位飼養員有的舉著手機錄像,有的埋頭做著筆記。
“這是我參加過最‘有味’的培訓。”飼養員劉大姐打趣道。空氣里飄著淡淡的消毒水味,但沒人理會。三個月前連溫度計都不會看的她,如今已能獨立操作環境控制系統。像劉大姐這樣的養殖工匠如今已經培養了63位,他們是團隊的得力助手。
隴東三卡團隊打造的人才培育計劃像星火燎原。白天在豬舍教學演示,晚上在宿舍問答測試,優秀學員還能參加內部“技術擂臺賽”,同時,學習態度和參與度也成為日常考評的重要指標。在這種成套的培訓體系和嚴格的考核獎懲下,傳幫帶的模式已被固化,學趕超的氛圍日漸濃厚,他們始終堅持不斷學習和創新,緊跟行業發展趨勢,確保為客戶提供最前沿的技術支持。
如今,隴東三卡團隊打造的仔豬供應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逐步發展壯大。客戶場年產斷奶仔豬165000頭,帶動飼料銷量20000噸,平均PSY26.4頭,斷奶仔豬成活率97.2%,斷奶仔豬成本315元。團隊連續兩年被評選為正大集團北方省區的“標桿團隊”。當被問及究竟是怎樣的訣竅,才使得團隊能夠斬獲如此亮眼的成績時,張軍虎不假思索地給出了答案:“一方面在于大家始終如一地對技術精研細究,對服務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極致;另一方面,離不開團隊成員之間的緊密協作,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讓技術和服務的優勢得以最大化地發揮。”
“三卡”是將母豬存欄300頭及以上的客戶細分為VIP客戶、銀卡客戶和金卡客戶三個層級,并為他們提供全方位、全配套、全系統的技術支持。隴東三卡服務團隊用最硬核的技術與最柔軟的情懷,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傾聽每一位客戶的訴求,編織了一條堅韌無比的情感紐帶,讓公司與養殖戶之間信任與支持雙向奔赴。
這支團隊僅僅是公司飼料銷售崗位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在公司中,還有無數像他們一樣的團隊與個人,始終秉持著以客戶為核心的理念,不斷自我突破,提升服務水準,不折不扣地推動公司服務體系精準落地、高效執行,傾盡全力為客戶創造更為可觀且長遠的價值,讓正大飼料事業的長青基石更加穩固堅實。